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夯实村级养老、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公共文化为抓手,以“党建+N”发展模式,利用闲置村小等资源,改造建设养老服务、就业增收、公共文化“新阵地”。
1.改造建成石盘冲村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该中心总占地650平米,现有房屋20间,各类服务设施配备齐全,目前已正式运营。
2.王湾村与河南天舒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企业发包业务+村集体承揽调度+村民按需生产”模式,建立藤编加工点。目前,该加工点工作运行效果较好,已带动30余名乡内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3.王湾村利用闲置资源,打造村史馆、农耕馆,共占地190余平方米。2024年,对“两馆”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设计完善陈设内容,将王湾村的蜕变之路、历史文化与民俗乡情充分展现。目前,村史馆、农耕馆布展全部已经完成,“两馆”建成,不仅为王湾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筑牢根基,更成为凝聚民心、增强村民认同感的精神纽带。
成功举办2024年春茶展销会,乡内31家茶企、合作社参与展销。匡祯超、徐扬峰、曹彦明3名茶人入选信阳市茶叶协会专家库成员(第一批)。应邀参加首届“皇坡老”杯鄂豫两省斗茶大会,凉亭乡选送的3个茶样均获金奖。满香红茶叶合作社茶园基地、东方盛世“静思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生态茶园与乡村生活新融合。杨河村、光明村、大山村实施无性系茶苗自繁自育,助推良种茶园扩面提质。支持大金村、报安村、凉亭村、农科站村建设茶叶加工厂,助力凉亭茶叶规范化生产。
光明村新建6座智能温室蔬菜种植大棚,集体经济增收再添新路径。新天地林茶专业合作社循环农业效益突显,茶叶、中药材、鲜桃采摘齐头并进。杨岭村新建占地5亩肉羊养殖场,肉羊年出栏可达800至1000头。以张春霞、王伟、陈良恩等一批青年为代表,积极开拓电商平台销售渠道,推动凉亭茶销售走向新趋势。
争取支持,对途经杨岭、梁冲、毕店、凉亭、光明5个村的8471米山洪沟进行综合治理,清淤疏浚,新建护岸,进一步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保障沿线农田基础设施灌溉条件和防洪安全,让“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争取资源,通过削坡减载、完善截排水系统、危岩清理等,辖区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完成,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上下同心,对集镇区凉亭老街近2000米污水管道进行清淤、改造,彻底解决老街排水不畅问题,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幸福感。争取资源,对临仙河集镇区域河段进行综合治理,清理河道淤泥,修葺河岸护坡,建设拦水坝、跨河桥,修建步行道、安全护栏,并实施绿化、亮化工作。至此,临仙河集镇区两岸3公里形成闭环步道,临仙河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全面提升。7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我乡9个村同步推进,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
抢抓省道S536、省道S205改建提质在凉亭交汇契机,配合公路部门,持续推进省道S536凉-砖路段、省道S205凉-白、凉-泼路段路线规划、道路清表、土路基拓宽等工作。目前,省道S536凉砖路段、省道S205凉泼路段已完成沥青铺设,其余路段已完成土路基拓宽。在完成辖区8个行政村10条村组主干道土路基拓宽的基础上,全力争取实施硬化。
1.依托乡机关每周五集镇街区环境卫生整治、村级“清洁家园半月活动”,从环境面貌、街区秩序、生态环境、绿化景观等方面入手,推进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规范以及街区绿化修剪塑型,实现路更净、景更美、水更清。自2024年6月起,已累计集中整治196个村民组环境卫生,清理通村主干道30余条。
2.围绕“请到茶乡赏新景”工作主线,重点对凉砖路至报安村、大山村到凉白路沿线茶园提质扩面,开挖沿线荒地建设连片新茶园,点缀栽植紫薇、红梅、杜鹃等景观花木;抢抓冬日晴好天气,在凉砖路近5公里路段两侧栽种榉树1500余株,以“榉”添彩,让产业路成为景观路。
对王湾村邱王湾斛山寨战斗指挥部旧址进行修缮,建设纪念馆。对馆内老物件、灯光、布展以及周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纪念馆于2024年5月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在大金村大胡湾组红色美丽村庄新修排水沟、建设小型停车场,推进大金红色美丽村庄全面竣工。全年,依托红色资源接纳游客3000余人,开展红色教育活动30余场次。
立足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每月饺子宴活动,利用“饺子宴+”文明实践活动、“三会一课”党组织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暖心慰问、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践行移风易俗,提振社会正能量。同时,结合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新思想新理念。王湾村、凉亭村、报安村、大金村结合中秋节、重阳节、丰收节等节日成功举办乡村大舞台文艺活动,凉亭乡2025年新年文艺演出活动在农科站村圆满举办。全乡干群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实施“青蓝计划”,由年轻班子成员分组帮带3至5名乡村青年干部,通过开展大讲堂、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筹办文艺活动,组织乡村干部到江苏镇江、郑州及县内相关乡镇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让乡村干部开阔视野,正视差距,明确方向,全面培养乡村干部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综合能力。2024年,凉亭乡共有3名青年干部分别考入市县单位;王湾村90后村干部李相玉投身乡村,在青春磨砺中绽放光彩;“老嫂子”张春霞和985羊倌张博童夫妻二人返乡励志创业的同时,唱响了凉亭青年奋发向上好声音。一年来,全乡乡村干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活,为凉亭乡青年群体打造学习成长“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