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人用青铜制作盘、盛水,制作爵、尊盛酒,这些青铜器皿自然也可用来盛茶。
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它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属器具。到隋唐时,金属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
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唐代起,随着我国的饮茶之风大盛,茶具生产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唐、宋、元、明、清代相继涌现了一大批生产茶具的著名窑场,其制品精品辈出,所产瓷器茶具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等。
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脱胎漆茶具,制作精细复杂,先要按茶具设计要求,做成木胎或泥胎模子;其上以夏布或绸料和漆裱上;再连上几道漆灰料;然后脱去模子;再经真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多道工序。脱胎漆茶具通常成套生产,盘、壶、杯常是呈一色,以黑色为多,也有棕色、黄棕、深绿等色。
本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茶与其他饮料一样,制作、品饮需要一定的器具,而泡茶用具则表现得五花八门,形式多样。茶、具、艺、道相合相宜,才能提高品饮的情趣。茶具,古代又称茶器或茗器,通常是指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茶具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茶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我国人民饮茶的风俗而开始出现的。饮茶时,选用精美、适宜的茶具,不仅能衬托出茶汤的色泽,增加情趣,而且可以发挥不同品类茶叶的特点。同时,茶具本身的质地、造型、色泽、图案等蕴含的艺术内容,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还可使人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增添品茗的情趣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然而,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由于青花瓷茶具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后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云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产,但无论是釉色、胎质,还是纹饰、画技,都不能与同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它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最”。综观明、清时期,由于制瓷技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出口扩大,以及饮茶方法改变,都促使青花茶具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当时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较有影响的还有江西的吉安、乐平,广东的潮州、揭阳、博罗,云南的玉溪,四川的会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国还有许多地方生产“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区域内,供民间饮茶使用。
明清两代,宜兴紫砂艺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艺术作品。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名贵可想而知。
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器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四名家”、“壶家三大”。“四名家”为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董翰以文巧著称,其余三人则以古拙见长。“壶家三大”指的是时大彬和他的两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时大彬为时朋之子,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他在游娄东时与名士陈继儒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雅致的品味把砂壶缩小。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传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壶、提梁大壶、朱砂六方壶、僧帽壶等。他制作的小壶令人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的赞誉,被誉为“千载一时”,他为紫砂发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仲芳制壶风格趋于文巧,而徐友泉善制汉方、提梁卣等。他晚年自叹说:“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也”。
1.漆器[ 漆器茶具]的历史十分悠久,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器物中就有漆器。以脱胎漆器作为茶具,大约始于清代,其产地主要在福建的福州一带。
漆器茶具是采用天然漆树汁液,经掺色后,再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中,已有木胎漆碗。但长期以来,有关漆器的记载很少,直至清代,福建福州出现了脱胎漆茶具,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紫砂茶具其使用年代越久,色泽越光亮照人、古雅润滑,常年久用,茶香愈浓,所以有人形容说:饮后空杯,留香不绝。由于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工艺精湛超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而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艺术品。
紫砂茶具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根据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录》的“创始”篇记载,紫砂壶首创者,相传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一个不知名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嘴、柄、盖,放在窑中烧成。“正始篇”又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一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株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制壶大师。供春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并配合着竹刀使用,烧造的砂壶造型新颖、雅致、质地较薄而且又坚硬。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人称“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有一把失盖的树瘿壶,造型精巧,现存北京历史博物馆,是供春唯一传世的传品,但也有人疑为赝品。这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地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境界,供春壶成为紫砂壶的一个象征,其作品也被后世所仿造。
茶具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已成为家家户户案头或茶几上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和工艺品。
按茶具的质地可划分为:金属茶具、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搪瓷茶具、玉石茶具等。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盏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著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蔡襄《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紫砂成陶火温较高,在1100~1200摄氏度,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具有透气性能,经久使用,还能吸附茶汁,蕴含茶香,并且传热较慢,不太烫手。即紫砂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低微的吸水性,用来泡茶,既利于保持茶的原香、原味,又不会产生熟汤气;即使在盛夏,壶中茶汤也不会变质发馊。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紫砂茶壶对温度的适应性也很好,在高温和寒冷的低温下也不会爆裂,冬天放在火上煨烧,也不会爆裂。紫砂茶具的缺点是颜色较深,难以观察茶汤的色泽和壶(杯)中茶叶的姿态变化。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上釉的釉陶。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江苏宜兴紫砂茶具]。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已经崛起,并在明代大为流行。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绿泥等天然泥料精制焙烧而成。这些紫砂土是一种颗粒较粗的陶土,含有大量的氧化铁等化学元素。它的原料呈沙性,其沙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虽然硬度高,但不会瓷化。第二,从胎的微观方面观察它有两层孔隙,即内部呈团形颗粒,外层是麟片状颗粒,两层颗粒可以形成不同的气孔,正是由于这两大特点,使紫砂茶壶具有非常好的透气性,能较好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而景德镇生产的白瓷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美称,这些产品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到了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直至今天,景德镇的瓷器仍是世界中的佼佼者。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国学之韵国学之韵国学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