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作办公室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第十二批)认定名单,404个基地中贵州省占了108个,是本批次认定数量最多的省份,其中黔东南有54个,数量占贵州省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黔东南州新增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60个(第十一批),占贵州省新增认定156个的38.5%,同样位列贵州省第一。此外,黔东南州还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加工企业2个,实现了贵州省“零”的突破。
贵州省山地环境独特,森林覆盖率高,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已经构建起山地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黔东南州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黔东南农产品“生态奇珍”,中药材、油茶、精品水果等均超过100万亩。这里有国家多项专利技术保护的山茶油;这里有千年古法工艺酿造的酸汤;这里有中国最大的人工种植蓝莓基地;这里有中国香猪之乡、茶叶百强之县。
黔东南抓住《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和《贵州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粤黔两省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的实施意见》政策机遇,充分发挥用好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优势,大力实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推进优势单品规模化突破,做好土特产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
在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东南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黔东南州持续推进15个佛黔协作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21年以来,佛黔两地共建1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个工业园,支持10个工业园区加快发展,推动台江县、麻江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榕江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雷山、从江创建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为做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培育和创建,黔东南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以数字化赋能为增长引擎,不断提升“菜篮子”基地管理水平。
在技术方面,黔东南积极对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的专家、省属高校专家、各级科技特派员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农业新技术、不断引进农产品新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质量监测上,2023年,黔东南对已获认定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进行监测,开展检测各类农产品68批次。
黔东南立足山地特色资源,紧紧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持续推动“一县一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实施中药材、油茶、茶叶、精品水果、商品蔬菜、稻鱼增养“6个100万”提升工程,纵深推进优势单品规模化突破,创建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全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壮大,数量不断增加。2023年,黔东南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60家。
数据显示,2023年,黔东南州粤黔协作农业产业园新增各类经营主体106个(各类经营主体达1077家),共计投入21.65亿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6.94亿元,东西部协作资金2.73亿元,社会资金11.97亿元。园区总产值达66.02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达45.94亿元。
为进一步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高黔东南州“菜篮子”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有效解决产销“最后一公里”,黔东南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黔货出山”。其中就包括在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26个专馆专区,8个前置仓。仅贵粤荟(佛山馆)2023年就直接销售及带动黔东南州农特产品销售300万元。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 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上,黔东南州还组织20多家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带着“生态奇珍”到佛山参展,进一步向大湾区市场展示了黔东南州的“菜篮子”实力。国学之韵国学之韵国学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