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青春向上丨茶乡国学之韵女孩肖珺景:“我的使命就是做茶!”
发布时间:2024-05-05 11:16:06

  央广网信阳5月4日消息(记者 夏莎)四月的信阳,茶山苍苍,春水漾漾,茶人繁忙。进入采茶季以来,“95后”新茶人肖珺景忙碌不已,她忙着制茶、卖茶、宣传茶。

  肖珺景今年27岁,学习信阳毛尖炒制5年,但与信阳毛尖的缘分却是自小开始的,她从小闻着茶香长大。她的外祖父周祖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父亲肖兴亮是中国制茶大师、市级(信阳毛尖)炒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做茶很忙、很累。”在肖珺景的记忆中,每到制茶季,她的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总是守着茶锅,一个人炒生锅,一个人炒熟锅。茶香四溢的茶房里,满身茶毫的他们守着炭火到天明。幼时的肖珺景并不喜欢做茶这件事,甚至“一心只想往外飞”。

  直到2019年,大学毕业后,肖珺景再次回到家乡。再次看到长辈制茶的场景,肖珺景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不易,更深地体会到茶香、温暖、家和爱。肖珺景开始意识到,“这么好的手艺,不传承下去,太可惜了。”

  “你要是想好了干,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干就干好!”外祖父和父亲的话,肖珺景一直记在心中。她也逐渐发现制茶是“很有意思的事”,“如果有一件事,可以一直做下去,那就是做茶!”

  肖珺景说,“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做茶。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使命,我能在刚刚步入社会时,就找到了要一直做下去的事情,很幸运也很幸福。”

  采摘、分级、摊放、生锅(杀青、揉捻)、熟锅(擀条、甩条)、初烘……信阳毛尖的炒制要经过多道工序。“杀青要到位,擀条要均匀,理条靠手感,火候是关键。”肖珺景和祖辈、父辈一样,始终谨记信阳毛尖的制作要诀。

  如今,肖珺景已经熟练掌握了信阳毛尖的炒制技艺,2021年获评河南省技术能手。但曾经的她,也因为怕烫不敢甩条。

  “你看,这是我上次甩的条,我姥爷说我甩的可直了。”肖珺景指着手机,雀跃地与记者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笑容里满是成就感和孩子般的童线度,我们甩条时,接触的是茶叶叶片,可能温度略低一点,但是也很烫。”对肖珺景来说,熟锅甩条是最有挑战的工序。一开始,她不敢下手抓茶叶。“后来,我就对自己说,不行,得抓,必须抓!”肖珺景说,从不敢到敢,可能只需要一瞬间,“尝试一下,成功之后,乐在其中。”

  这五年,肖珺景学会了炒茶、茶艺,建立了公司架构,做了产品的系列分组,建立了品牌并推广。同时,她还开始通过短视频推广信阳毛尖,让更多人了解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汤色、冲泡方法、茶山分布等。

  “我们的拍摄地有自家茶园,也有信阳其他县区的茶园。这几年,我们走了很多不同的地方,拍了很多不同的茶园。”肖珺景说,他们拍摄视频,从头到尾围绕的核心就是“茶”“信阳毛尖”,“我们只想把信阳毛尖做好,把信阳毛尖推广好。”

  2019年3月,肖珺景跟着父亲一起炒茶,炒到后半夜,她看到一位老人背着一包茶叶去市场上买。炒完茶,肖珺景发现,还是那位老人,他又背着茶叶回来了。去的时候,老人开心地说,“我的茶叶炒得特别好,一定能卖出去。”回来时,他弯着腰,背着那包茶叶,很失落。当时,正是日出东方,太阳的光辉洒下来,到处金灿灿的,与失落的老人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对肖珺景的触动颇大,“那一瞬间,我强烈地想要把我们村里的茶叶都卖出去。”

  如今,肖珺景还通过直播的方式销售信阳毛尖,“目前,每天能销售2000多单。”

  肖珺景认为,一个人做不了很多事情,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把“信阳毛尖”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好的原料,通过传统的制作工艺,做成好茶,让消费者喝了都说好,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地让信阳毛尖茶香飘世界。”肖珺景说,她下一个五年的目标是把产品的品质规范好、提升好,做好品质的基础上,再去提升产能,扩大规模,带动更多老乡致富。国学之韵国学之韵国学之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