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谈及饮茶使用器具的是2000年前西汉王褒的《僮约》,“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考古学家认为,茶具的出现,最迟是始于汉代。唐代陆羽在总结唐及唐以前饮茶器具后,开列出28种茶具名称,并指明用途。这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对差距最明确,最系统,最完整的记录。唐代民间茶具,(见《茶经》茶之器),唐代宫廷茶具,法门寺出土的按质地分,可分为金银茶具、秘色瓷茶具、琉璃茶具、其他茶具四类。唐代饮茶推崇越窑青瓷茶碗,宋人崇尚建盏黑窑。唐代煮水用的是敞口的,宋人则改为较小的汤瓶。唐代炙茶用的是小青竹制的夹,宋人则用金属制作的茶钤。元代,则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度时期。明代茶具,由宋时的黑釉茶盏,变为白瓷或青花瓷花盏。由于人们饮茶前时兴洗茶,因而增加了新的茶具,茶洗。清代,六大茶类基本形成。虽然在茶具的品种和形式上,基本没有突破明人的规范,但茶具制作工艺技术,却有了长足的发展。此外,自清代开始,福州的脱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编茶具,海南的生物(如椰子、贝壳等)茶具也开始出现,自成一格,讨人喜欢。如今,茶具更是异彩纷呈,达到因茶制宜,各得其所。金属茶具是指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1987年,陕西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是金属茶具中的稀世珍宝。宋代起,人们开始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明两代,陶瓷茶具开始兴起,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等金属制作的茶具,被认为会使茶汤变色,茶味走样,更少有人使用。唯有用金属锡制成的贮茶器,如锡罐、锡瓶等,因为密封性能、防潮性能都较好,有利于茶叶的保存与贮藏,因而屡见不鲜,至今仍被广为采用。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最著名的紫砂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和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蕴藏的一种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土,含铁量高,可塑性大,烧制温度在1150℃左右。紫砂茶具的色泽,是利用紫金泥色泽和质地差别,如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经过澄、洗,再进行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泽。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即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明代时大彬壶,明末清初惠孟臣制的孟臣壶,清代陈鸣远制的鸣远壶,以及陈曼生铭,杨彭年制的曼生壶,还有当代顾景舟制的紫砂壶,堪称紫砂壶中的瑰宝,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紫砂茶壶的保养,俗称养壶,目的在于使壶能更好地蕴香育味,进而使紫砂壶能焕发浑朴的光泽和油润的手感。养壶的方法有很多,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小心使用,保持壶的完整。除此之外,需要做到以下事项::新壶使用前,用洁净无异味的锅盛上清水,再抓一把茶叶,连同紫砂壶放入锅中煮,沸后,继续用文火煮上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要注意锅中茶汤容量不得低于壶面,以防茶壶烧裂。或者等茶汤煮沸后,将新壶放在茶汤中浸泡2个小时,然后取出茶壶,让其在干燥,通风,而又无异味的地方自然阴干。用这种方法养壶,不仅可除去壶中的土味,而且有利于壶的滋养。:旧壶在泡茶前,先用沸水烫一下;饮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保持壶的清洁。另外,对新壶或旧壶来说,都应经常清洁壶面,并常用手或柔软的不料擦拭,这样有利于焕发紫砂泥质的滋润光滑,使手感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