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韵国学之韵凭借“乡村+创意”的升级打法,一幅多元业态勾勒出的美丽新图景正在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新丰村河磅村民组徐徐展开。
走进河磅村,漫步鹅卵石铺设的村道,穿过手工编制的竹篱笆墙,轻抚村民巧手绘制的木头墙画,感受着乡村的创意与活力。
村口位置470平方米的玻璃房建筑“村上拾光”创意营地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建筑内部,处处贯通又各自独立,音乐、电竞、机车、露营、派对等新型元素在这里汇聚交融。
河磅村是黄山区较为偏远的村庄之一,没有突出的资源禀赋加持,村庄要怎么发展才能让乡村价值更凸显?河磅村给出了第一步打法——盘活闲置农房,让沉睡资产“活”起来。
“现在城市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家庭都选择整户搬往城镇居住。河磅村民组的户籍人口有200余人,最少的时候常住人口只有20人。”新丰乡新丰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建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22年,我们对村里的一户闲置农房进行微改造,用老资产匹配新需求,将‘乡村+创意’理念融入实际操作中,打造了‘村上拾光’创意营地,除了承接研学游、团建活动、文化沙龙,还通过营地推介售卖一些农产品,很多人因为这个营地认识河磅、爱上河磅。”
有了“村上拾光”创意营地的成功尝试,2023年,更多村民将自家闲置农房交给村里统一盘活。
农房有了,租给谁?怎么租?新丰村的目光投向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创业青年。
“青年人有想法,敢创新,在乡村舞台可以说是大有可为,但是在最有想法的年龄却没有充足的启动资金,是绝大多数青年人对创业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为了缓解租金压力,我们以每年3000元的价格对外出租闲置农房,相对于动辄上万元的租金,高性价比是我们的绝对优势。”据汪建胜介绍,目前,该村依托强村公司,共收储了12户闲置农房,仅一年多的时间,已吸引了茶空间、扎染小院、非遗手工坊、乡村餐厅、烘焙坊、转角咖啡馆6家创业主体落地。
如今,多元业态在河磅村这片土地上拔节生长。业态有了,谁来运营、如何运营?
为了能在打造完整业态链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拓展新市场,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河磅村建立了“强村公司+创业主体+村民”三级联动的社区运营机制,并大力发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时听了村里给我介绍的乡村改造的想法,我毫不犹豫答应‘入伙’。”黄山查氏太仓糖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查忠早些年在外地从事建筑工作,因传承家族手艺而返乡。他说,眼看自家生意日渐兴隆,村子却在没落,如今能以“老徽匠”的身份投入乡村的改造建设中,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光荣的事,更是一份责任。
“90后”返乡创业青年王成,因为运营“村上拾光”创意营地,自此与河磅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热爱乡村、热衷创意,最终留在了河磅村担任乡村运营负责人。
“选择河磅,全程无忧。”说起从设计、施工到托管的一条龙服务,汪建胜满脸自豪。前期由汪建胜负责协调保障,建设中由查忠负责工程管理,落地后由王成负责项目运营……自豪的背后,是因为有汪建胜和查忠、王成等人组建的“微团队”全程护航。
“发展乡村业态绝不是任其野蛮生长,我们希望闲置农房打造出的业态能形成互动,河磅IP不断被做大、被叫响。”据王成介绍,到明年1月,村里的12间闲置农房将全部改造完毕,届时,他们将这些差异化定位、业态兼容互补的店铺串珠成链,探索整体运营新机制,打造一个多业态融合、多场景覆盖、多流量共享的发展共同体。
与荷塘隔着小径相望的便是Tailor草木间扎染坊。“因为一处风景爱上一处小城。”2023年11月,在上海外企工作的“95后”倪怡然跟随公司来到河磅村开展团建活动,一下子就被这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吸引住了,当得知当地政府正致力于盘活闲置农房打造乡创空间,倪怡然在和母亲汪燕琴商量后决定租下一套,打造一间手工坊。“河磅村盛产桑葚、荷花,这些都是做扎染的天然染料,最终我们选择了开一家扎染坊,让顾客在体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汪燕琴告诉记者,店铺目前主要由她本人经营,从事IT行业的女儿经常会回来,开展各种乡创团建活动。这里既是女儿放松身心的“后花园”,更是能激发创意和灵感的工作空间。“包含租金、装修、设备,在这里我只投资了5万元,就绘就了我的‘诗与远方’。”
说起眼前的吾乡憩乡村小院,主理人汪若丹成就感满满。对于从小生长在休宁的汪若丹而言,乡村,是生命的原点,更是内心深处割舍不下的挂念。2023年10月,因外出游玩,汪若丹和朋友偶然认识了河磅村并选择留下来创业。今年7月,吾乡憩乡村小院开始试运营,除了为顾客提供喝茶、就餐服务,还售卖茶叶、牛肉酱等农特产品。“和河磅村认识整整一年了,这一年,我们互相陪伴并见证着彼此的改变,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创客能加入河磅村,书写乡村发展崭新的一页。”汪若丹说。
如何吸引更多像倪怡然、汪若丹这样从“游客”变“创客”的人来到河磅、留在河磅?今年1月,该村创建上升壹米·河磅青年创业共享社区,通过宣传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搭建创业平台,引来志同道合、热爱乡村的“新朋友”入驻乡村。“以共享社区为平台,目前我们共招引了来自湖北、马鞍山等省内外青年创客及数字游民12名,还共创了音乐节吸引人气,撬动农副产品、伴手礼、住宿餐饮等旅游消费。”王成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年轻化的新农村社区,引入更多有生命力、新潮的业态,链接资源、人气,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一群人共同讲好一个精品乡村故事。
乡村发展需要懂运营、善管理的专业化带头人。新丰乡党委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摸排建立120余人的乡村人才库,统筹培训使用人才,为乡村振兴积累了人才基础。其次,积极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乡风文明评议等,鼓励村民将租金返投入股到强村公司,让村民从房东变成股东,为持续运营留有空间,花小钱就让乡村沉睡的资源资产循环利用起来了。有乡村梦想的年轻人住进了新丰的老房子,新村民也从“一群人”变成“一群一群人”。新丰村的探索,为如何吸引更多人才集聚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要素支撑开辟了一条新路。(黄组萱 王蕾)
凭借“乡村+创意”的升级打法,一幅多元业态勾勒出的美丽新图景正在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新丰村河磅村民组徐徐展开。